2024-11-09

弃吴钩:我乘风雪 7

【第7章】 刃色寒

澜沧苑是个养病的好地方,裴长淮所居之处清净,他难得能在此休沐多日。心一安定,身上的伤也随之大好,连那些疤痕都淡得快要看不见了。
大约又过了一月,至十五这日,贺闰来澜沧苑拜见裴长淮,将军营的近况一一呈报。
澜沧苑里有多安静,北营中就有多乱。
据说赵昀与兵部合力查出,北营数名将领虚报人数,贪吃空饷。
前不久刚查到了副将刘项的头上,人直接下了大狱,此时正在牢中候审。
这位刘副将早年追随老侯爷,在战场上立过不小的功劳,就连当年走马川一战,也有他一份功绩。
刘副将的儿子刘安,便是先前在群英宴上挑衅赵昀的那位,与徐世昌、裴长淮等人还有着少时的情谊。
此次他父亲被下狱,刘安心急如焚,去侯府找了好多次,甚至跪在府门前,哭着求正则侯出面,救一救他父亲。
刘安一心认为,赵昀明面上要整肃军纪,实则是挟私报复,全怪他当日在群英宴上对赵昀不敬,才为父亲招致灭顶之灾。
对此,贺闰却不怎么认同。
他神色微怒道:“你是不知,刘项虚报士兵人数竟多达千人。当年老侯爷一手将他提拔到副将的位置,他不知珍惜,做出这等枉法之事,简直脏了老侯爷的名声!小侯爷,此事你不能管,就全凭赵昀处理罢。”
裴长淮笑道:“难得见你跟大都统站在同一条战线,看来你们相处得很好。”
贺闰一听,忙下低头道:“我对小侯爷绝无二心!说要将此事交给赵昀,也是为了小侯爷着想。”
裴长淮看他神色慌张,叹了一口气,将手边的蜜饯递给贺闰,道:“我就是随口说说,这么紧张作甚?”
贺闰还是紧张,从裴长淮手中接过蜜饯,细嚼慢咽地吃着。
他不太喜欢吃甜的,可只要是裴长淮赏的,也便没什么不喜欢。
“小侯爷随口说的,我不爱听。”贺闰低声道,“我怕侯爷不信任我。”
“怎么会?在武陵军中,你是唯一一个可以令我全心全意信任的人。”
贺闰很快抿住唇角的笑,顺手给裴长淮添了一盏茶,继续道:“我是看不惯赵昀的做派,可这次他将刘项下狱,手中是握有铁证的,绝非公报私仇。刘副将他……这回怕是神仙难救。”
裴长淮沉吟片刻,问:“刘安还好么?”
“刘安为他父亲一事辗转求了很多人,太师府去过了,徐公子没有理他;侯府也来过,在府门外跪了一宿……”
裴长淮沉默良久,觉得手中的暖炉似乎太烫了,无言地搁置在一旁。
贺闰见他如此,也不忍再说下去,只劝道:“他们自作孽不可活,小侯爷别再心软。”
“本侯分得清是非。”裴长淮淡道,“回去告诉刘安,让他不必再来,他父亲有无冤情,到时自有审断。另外,近来天寒,你去给刘副将送一床被褥罢,他素来极重颜面,在审讯之前别让人辱没了他。”
“是。”
贺闰在裴长淮这里用过午膳后就下山去了,他走后没多久,侯府的奴才急冲冲地跑来澜沧苑找裴长淮。
两个人哆嗦着跪在裴长淮面前,脸也白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道:“元劭小公子走丢了!”
裴长淮端着茶盏的手一抖,蹙眉道:“何时的事?”
侯府的奴才说,近来元劭快要认字了,就想自己出门去买些笔墨纸砚。
二夫人差了侯府的侍卫陪元劭去一趟墨宝斋。
因元劭天生有些呆傻,侍卫们不敢马虎,当时市井中人来人往,他们也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谁想元劭自己钻进人群中,一眨眼的工夫,就跑不见了。
侯府的人在城里找了一上午,也没找着。
眼见天色越来越黑,二夫人急得直掉眼泪,才差了奴才上山,请裴长淮拿个主意。
裴长淮稳了稳神,一边穿衣一边吩咐道:“你先回府报个平安,本侯亲自带人去寻元劭,让嫂嫂别急。你去,下山备了马来,本侯要见京兆府尹。”
“遵令。”
京兆府尹见过裴长淮,得知此事以后,立刻派出官兵到大街小巷里去找。
裴长淮也带上一队亲卫,在市井中挨家挨户地亲自找寻。
府衙官兵出动,闹市里纵马,引起不小的动静,有好事者围观,交头接耳,还以为他们是在抓人。
渐渐的,天黑透了。
裴长淮进到一家墨斋,再次询问无果。
面对一直摇头的掌柜,他沉了沉眉,没停,转身正要离开,谁料眼前一晃,竟不自觉地往后倒退了两步。
他伸手扶上柜台,勉强稳住身形。
“小侯爷!”一行人吓得不轻。
裴长淮抬起握着马鞭的手,示意无碍,而后按住自己有些发疼的肋下。
实在没有道理。
元劭不识路,也没怎么出过门,应该走不太远。天色越来越黑,那么小的孩子又能去到哪儿?
除非……
有人带走了他。
此值北营多事之秋,他却躲在澜沧苑,完全置身事外,这般“无情”,有人对他心生怨恨再正常不过。既拿不住他,就拿住裴家的孩子,以此作要挟,也不是不可能……
他早该想到的。
怎么竟在这种事上疏忽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攀上心头,可不及他胡思乱想,外头街道上忽地响起一阵凌乱的马蹄声。
侯府侍卫从马背上滚下来,一见到裴长淮,大喜道:“侯爷,找到了!”
通体漆黑的快马踏在石板路上,马蹄声急促而响亮,由远及近,一路朝着梨花巷飞驰而来。
裴长淮拉住缰绳,扯得马头一仰,抬眼望去,就见一辆马车停在梨花巷巷口,马车旁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是卫风临。
裴长淮轻促地喘了两口气,翻身下马,径直走向马车。
帘子一掀,裴长淮正撞上赵昀的眼睛。赵昀食指抵唇,示意他动作轻些。
一低头,裴长淮就看到小元劭在赵昀怀中窝成一团,睡得正香。
他到底还是携进来一身的寒气,吹进马车厢里,元劭迷迷糊糊地就醒了。
元劭瞧见裴长淮的脸,喊道:“三叔,三叔。”
他挣出赵昀的怀抱,扑到裴长淮身上,紧紧抱住了他。
元劭腰间还挂着一枚玉铃铛,一动身就叮咚作响。
元劭仰头,结结巴巴地说道:“三叔,我、我找你。你,怎么不回家看我?娘说,爹爹走了,不会回来了。我没见过他,不想他,可我想三叔了,不要三叔也走。”
裴长淮怔道:“你是去找我了?”
赵昀轻声咳了咳,元劭回头看了他一眼,像是想起什么,又对裴长淮道:“对不起,我、我错了,三叔不要生气。”
裴长淮抬头对上赵昀的目光,想着这道歉的话应当是他教的。他沉默下来,将元劭先行抱下马车。
侯府人马相继赶到,看见元劭相安无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元劭见裴长淮一直没理自己,小声问:“三叔,你生气了吗?”
裴长淮摸了摸元劭凉凉的脸颊,又戴正他头上的小乌帽,温声道:“三叔没生气。元劭,三叔只是出门玩两天,这不就回来了吗?”
“那,我也想出去玩。”
“等天气暖和些,三叔就带你去斗风筝,好么?你在外面跑了一天,你阿娘很担心,先回府去跟阿娘请安,把方才跟三叔说的话再跟你阿娘说一遍,记住了吗?”
元劭乖巧地点点头,道:“记住了。”
“好孩子。”
裴长淮将裴元劭交给侯府侍卫,由他们护送回去,再吩咐手下去通知京兆府,人已经找到了,侯府定会记得府尹大人一个人情。
众人各自领命,陆续退去,只留下两个近侍跟着裴长淮。
周遭安静下来,此刻夜已大深。
赵昀负手立在裴长淮身后,解释道:“这孩子找了一个人带他去北营,卫风临在营外看见他,还以为是北营士兵的家眷,便带到我帐子里来了。我下午一直在巡营,晚间才回去,卫风临陪他玩了半天,也只知道他要找‘三叔’。”
说着,赵昀嘴角露出一点笑意,“我当是谁家的小孩儿呢,看见他腰间的铃铛,倒是认出来了。”
裴长淮:“……”
那玉铃铛跟裴长淮随身佩戴的那枚几乎一模一样,赵昀还记得那物系在裴长淮的脚腕上时,响得何等动听。
裴长淮自然也忘不了。
即便在场的人当中只他能听得懂赵昀的话,可裴长淮一张薄脸皮险些挂不住。
他正了正色,朝赵昀郑重拜道:“今日之事,多谢。”
“怎么谢?”
裴长淮一愣,不想赵昀竟问得这样直接,他一时也没想好,便也直问道:“都统想怎么办?”
赵昀揉着自己有些僵硬的后颈,道:“累了一天,小侯爷赏口饭吃就好。”
“想吃些什么?”他再问。
“随你做主。”
此地是梨花巷,好巧不巧,附近正有一个去处,只是裴长淮不曾带人去过。
他迟疑地望向赵昀。
方才见到赵昀抱着安睡的元劭,他心头那根紧得几乎崩断的弦蓦然一松,不由地想,还好是他,不是别人。
此人虽有城府,做事颇具手段,可襟怀磊落,至少不会对妇孺下手。
其实,倘若他们之间没横着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裴长淮倒很想与之一交。
赵昀耐心等他回答,手下晃荡起腰间的麒麟佩。
裴长淮的目光落在那枚麒麟佩上,抿了抿唇,道:“跟我来。”
……
他要去的地方离梨花巷不远,也是京都里一处小巷子,因紧邻繁华的夜市,不算冷清,也不算热闹。
巷子里支起一个面摊子,来往的食客多是京都里的平头百姓,诸如仆役、轿夫、店铺伙计一流;自然也有邻巷里的小孩儿,跑着闹着过来,用铜板买一包炸得酥脆的绿豆丸子,揣怀里当零嘴吃。
赵昀没想到堂堂正则侯竟会来这样的地方。
那面摊的伙计一掀锅盖子,白腾腾的热气打滚似的翻上来,面香很快飘满了整条巷子。
“坐罢。”
裴长淮请他入座。
这时夜近三更,面摊的客人只有他们。
裴长淮的两名近侍随意找了一个桌子坐下,对面摊伙计说“老三样”,那伙计便点了点头,请他们稍等。
看来还是熟客。
其中一名近侍看向卫风临,抬手打了个招呼,道:“哎,这位……”
卫风临对上他的目光,只好回答:“卫风临。”
那近侍道:“卫兄弟,要不要一起过来坐?”
卫风临放不下警惕心,看了一眼赵昀,等待他的指示。
赵昀看着眼下这场面,着实新鲜有趣,笑了一声,道:“吃个面而已,别拘谨,就当认识一下正则侯府的朋友。”
卫风临沉默着点头,走过去与他们坐在一起。
近侍对面摊的伙计喊道:“再加一碗。”
“好嘞!”
没多久,那伙计就给那桌端了三碗阳春面上来,还有四碟子下酒菜,两荤两素,外加一小壶酒、三个酒杯,一块儿上齐全。
赵昀回过头,再去看裴长淮。
裴长淮没有陪他同坐,而是挽起袖口,走向竹棚下的面锅。
他从伙计手里接过长筷与木勺,将刚包好的水晶馄饨下进热汤,而后就站在锅前,静静守着火候。
面摊里忙前忙后的是小伙计,真正的摊主是个老翁,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背也佝偻得很。
他本来坐在矮桌边正跟自己下棋,从伙计口中听说正则侯来了,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向他行礼道:“小侯爷。”
裴长淮道:“不必多礼,我们吃过就走。”
老翁显然高兴,道:“侯爷好久没有亲自过来了。”
“诸事缠身。”裴长淮道,“京城又下了两场雪,你的腿还疼么?”
“多谢侯爷挂怀,已经好多了。”
老翁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不远处坐着的赵昀,虽看不太清楚,但确定是个生面孔。
他道:“以前您只跟谢爵爷一起来过,这还是第一次见您带了其他朋友……不知这位贵人该如何称呼啊?”
后面这一句声音大了些,则是问向赵昀的。
赵昀笑着走过来。
离得一近,老翁将他英俊的面容看得更清晰,不由地惊了惊心,喃喃道:“谢……”
赵昀道:“赵昀,赵揽明。”
待赵昀在眼前站定,再细看一番,老翁就知道不是一个人了,与记忆中那人的模样仅三四分相似。
老翁回过神来,忙拜道:“原来这位就是赵大都统,久仰大名。”
赵昀一笑,笑容里漾着风流意。这三四分的相似已足够令老翁心生亲近。
老翁笑问道:“大都统会下棋吗?”
赵昀道:“不会,我这个人不大有耐心。”
“倒是可惜了。”老翁颇有些遗憾,“我们小侯爷可是弈棋的好手。”
“哦,是么?那我真想学一学了。”他的话是在回答老翁,眼却瞧着裴长淮。
听他调笑,裴长淮不动声色。待水晶馄饨翻着肚皮浮上来,他盛了两碗,端到桌上去,请赵昀过来。
赵昀自然随着他。
半寒的夜天,仅有三盏风灯悬在竹棚上,灯影摇摇晃晃,照着裴长淮与赵昀。
裴长淮坐姿端正,吃相也斯文。
赵昀则坐得更随性些,吞了两口馄饨,笑道:“想不到小侯爷还有这样好的手艺。哪天咱们不在朝堂上办事了,就找条巷子支个小摊儿,我去当街叫卖,侯爷就在后厨下小馄饨,兴许也能赚得碎银几两,到时买壶好酒回去,再大醉一场,岂不快哉?”
裴长淮淡淡道:“以大都统的酒量,只卖两碗馄饨,怕是要入不敷出。”
这下赵昀笑得更深了,他左右打量裴长淮,眼神带着揶揄。
裴长淮些许不自在,“你看什么?”
赵昀边忍笑边说:“我正奇怪,你居然没有骂我是无稽之谈,难不成堂堂正则侯真想过跟我去卖馄饨……”
裴长淮眉心一蹙,脸和颈都泛起了红。赵昀抬起手臂防着他,道:“好了,这会子小侯爷又想骂我了。骂什么?畜生,混账,胡言乱语?”
裴长淮给他噎了回去,沉默半晌,他才板着脸说出一句:“君子知礼,食不言,寝不语。”
赵昀笑得更开怀,“是,遵命,遵命。”
老翁回头,望着灯下两人同坐的身影,想起多年前,亦在同样的位置,谢从隽与裴长淮便坐在那处,握着两盏薄酒,聊家国大事,谈风花雪月,每逢他们来,这巷子中总有笑声。
单单看背影,当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难怪小侯爷与这赵昀投缘。
老翁低叹一声,摇摇头,转身继续下棋去了。
此夜过后,赵昀常常会来此处,有时吃碗汤面就走,有时会跟老翁学一学下棋,一来二去,两人便也熟稔起来。
赵昀得知这老翁姓陆,祖籍在关西。
陆老翁年轻时仗着自己有些拳脚功夫,喜好打抱不平,后来惹到当地豪绅头上,被他们打残一只腿,成了废人。关西不能待了,他就随亲戚进京讨生活,一分一厘存了十多年的积蓄,才盘下这么个面摊子。
打杂的小伙计就是他的儿子,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他这等人本没有什么机会结识侯府的公子,能认识裴长淮,也是因为谢从隽。
谢从隽不爱待在他的郡王府,时常混迹市井当中,那天不过就是来这里吃碗面,正碰上几个地痞欺负一个小孩子。
陆老翁看不过去,把那孩子护到自己身后,恳求他们住手,谁料也遭了顿打。
眼见那碗大的拳头就要落下来,谢从隽及时出现,用折扇抵住那地痞的手腕,冷声命他们快滚。
几个地痞嚷嚷着骂他多管闲事,转头见少年衣着不俗,尤其手中这把折扇,下头还挂着一枚水头极好的翡翠石,一看就价值不菲。
他们起了歹心,合力就要抢他扇子上的翡翠石。谢从隽从怀中揪出一道令牌,在指尖荡了一荡,荡得几个地痞的腿都软了。
他们扑通跪在地上,半晌连话都说不出。
陆老翁怔怔地望着那少年,方才知道,这就是京城里那位顶出挑的郡王爷。
如此他们就算结缘了。
陆老翁感激他出手相救,谢从隽也敬这陆老翁有侠心,对他很钦佩,往后时常来光顾。
起初谢从隽总是独身一人前来,后来又领了一个小公子,衣裳、面容皆干干净净,说话时咬文嚼字,极重礼节,形骨如玉砌雪雕,不似这烟火中人。
能与谢从隽形影不离的,自然就是正则侯府的三公子裴昱了。
且说那碗水晶馄饨,也是谢从隽手把手教裴长淮煮的。
一听此事,赵昀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碗馄饨,撂下瓷勺,有些吃不下了。
赵昀道:“自从我入京以来,各路王孙公子还未认全,唯独谢从隽一名如雷贯耳,怎么到哪里都能听得两句此人的风闻逸事?”
陆老翁微微笑道:“有些人一旦遇见,这辈子都忘不了。谢爵爷,那可是很好很好的人啊……”
陆老翁端坐着,手拄着拐杖,出神地望向巷子口。他至今还记得,那红袍金冠的少年郎朝他走来的模样。
年轻时,陆老翁为了不相干的人惹到不该惹的恶霸,废掉一条腿,毁了一生,许多人都说过他蠢。
有时腿疾复发、疼痛难忍,连他自己也会后悔,后悔当初不该出头。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早已不知所踪,为此所受的伤却累害多年。
行侠仗义,却没有好下场,当真值得么?
唯独谢从隽告诉过他,值得。
他有清澈的眼,里头诚挚的敬意是骗不了人的。
想到谢从隽,陆老翁眼睛有些湿润。他平了平情绪,叹道:“若爵爷还在的话,说不定能与大都统成为知己。”
赵昀道:“绝无可能。”
听到“谢从隽”这三个字,赵昀就很倒胃口了。
他烦躁地晃着腰间的麒麟坠,正要问些裴长淮的事,忽然,自他背后袭来一道尖锐的寒意。
箭镞泛着冷光,刺破长空,直直刺向赵昀后心!
一直守在赵昀身边的卫风临大惊,喝道:“都统!”
赵昀一翻身,又准又快地捉住那射来的黑羽钢箭。箭镞锋利,一下划伤他的手掌,转眼淌出一痕鲜血。
原本赵昀独身躲开此箭不成问题,可若他躲了,这箭必定射中与他对坐的陆老翁。
卫风临见赵昀受伤,勃然大怒,转头看到巷口立着重重黑影,一咬牙,抽剑便向他们杀去。
赵昀眼里漆黑,盯着巷口的局势,笼统十几名刺客,与卫风临缠斗,难分胜负。他们人多势众,这样下去,卫风临早晚要落得下风。
他对陆老翁说:“躲起来,保护好自己。”
“可是你……”
赵昀看向手中黑羽钢箭,来回一捻,很快抬头望向至高处,果真见黑暗中闪烁着箭镞的星芒。
赵昀喊道:“小心暗箭!”
“咻——”的一声,暗箭猛地射向卫风临!
听见赵昀提醒,卫风临想也不想,抬剑挡下这记暗箭。
与他交手的刺客趁机刺向他腹下,卫风临侧身闪躲,可惜他反应再快也慢了一招,对方手中长剑挑破他腰侧的衣裳,皮肉一绽,当即溅出一道鲜血。
卫风临大退数步,死死捂住侧腰上的伤口。这剧烈的疼痛令他有些心惊,对方来势汹汹,布控缜密,单凭他一人之力,很可能护不住赵昀。
赵昀的银枪不在身边,但面对这群训练有素的刺客,赤手空拳可占不到便宜。
陆老翁见这架势,忙爬到放面粉的柜子前,从中捧出一把长剑,丢给赵昀:“接着!”
赵昀接住,将剑拔出鞘后,刃上锈迹斑斑,叹道:“算了,凑合用罢。”
赵昀踏上墙檐,身影如疾风一般呼啸着,朝那高处的弓箭手而去。
放箭之人自不会坐以待毙,趁赵昀还未靠近,又连放三箭。
赵昀拿剑当枪使,接连挡开流箭,纵身跃上楼台,抬剑指向拿手握弓箭的刺客。
赵昀神态慵懒,道:“说出幕后指使,我让你活。”
那刺客半张脸都在面罩之下,唯露出一双极亮的眼睛,盯着赵昀。忽然间,一抹寒光掠过,刺客抽出腰间弯刀,向赵昀砍去。
赵昀早就料到他不会束手就擒,躲开对方威烈的刀法。
赵昀剑法多是从枪法中衍生而来,剑风凌厉,招招重如千钧,与弯刀交接时,火花迸溅,撞如雷鸣。
那刺客善于弓箭却不擅近身搏斗,遇上赵昀这般高手,很快显了颓势。赵昀趁机一剑刺向他的面门,略一偏,剑尖穿过他的耳侧,架在那人的颈子上。
赵昀收放自如,此刻停下攻势,再道:“你还有一次机会。”
生死存亡之际,谁都会怕,即便是经过训练的杀手,当那剑中寒意渗进皮肤时,他还是会忍不住发抖。
就在这迟疑间,自黑暗处飞来一记暗镖,猛地扎进那刺客的后背,不过瞬息,刺客闷头倒在地上,身体抽搐两下,再无了动静。
赵昀大惊,过去拨开那刺客的面罩,一副生面孔,他脸上很快浮满青黑色的血丝,当是那暗镖上淬有剧毒。
对敌关头,刺客可分不出精力去杀掉落网的同行,那么杀人灭口的大有可能是雇主。
赵昀提剑追向那暗镖的方向,一望过去,白茫茫的月色下,那翩黑影几乎无所遁藏,轻盈地跳跃在房顶飞檐之间。
赵昀穷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他朝着黑衣人的后背划去一剑。
刚烈的剑风一下扫破他的衣裳,那黑衣人脚底踩空,登时从瓦檐上滚了下去!
黑衣人在空中翻身,落地时略一屈膝,稳稳地站定身形。
赵昀跟着落地,随手挽了个剑花,称赞道:“好俊的功夫。”
那人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身影峻拔,脸上戴着夜叉面具,通体漆黑,唯有两只眼睛明亮又锐利。
他缓缓抽出剑来,眼神中充满杀气。
赵昀看着他手中的剑,不禁羡慕道:“剑也好得很啊,用来杀人实在可惜。”
四周无人,只顶头上悬着月亮,光芒洒下时如落了一地白霜。
黑衣人的剑是冷的,眼神也是冷的。
随后,从四面八方跃出多个黑影,约有十来个人,一点一点朝赵昀靠拢。
赵昀神色从容淡定,却并不轻敌,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判断着周围刺客的位置。
他笑道:“摆出这么大的阵势,就为杀我么?这可令在下有些受宠若惊了。”
“青口白舌的东西,很快就教你笑不出来!”他身后一名刺客喝道。
赵昀清楚自己落入了圈套,这群人一开始就打算引他来此,而后合力杀了他。
刹那间,背后疾袭而来一阵剑风,赵昀错步一躲,刚避开此招,自某处又刺来一剑。
他们人多势众,于赵昀而言,挥来的每一剑都快若密雨,稍有不慎,就会被削掉一块血肉。
赵昀虽使剑不如使枪顺手,但也能应敌,不过这群人皆是刺客中的佼佼者,手中长剑既快也狠,招招都致要害,倘若给他们缠住,可占不了什么上风。
赵昀正在剑风中思索对策,本一直观察着局势的黑衣人趁乱再使一记暗镖!
此处地阔、风紧,暗镖随风而来,极不易察觉,赵昀尚且没来得及反应,肩头被谁狠狠一推。
他身子一下侧开,暗镖直直扎向他身后的刺客,那人当场毙命。
赵昀回神时,裴长淮已经立在他身前。
衣白赛皓雪,刃寒胜秋霜。
这夜天冰冷,纵然方才那般凶险,赵昀的心也不曾因恐惧多跳一下,然而此时此刻,他见裴长淮似从天而降,孤身挡在他面前,赵昀的血似乎都要翻涌沸腾。
他轻快道:“小侯爷再不来,我可真要死了。”
裴长淮自陆老翁处听说赵昀遭刺,不由分说立即赶来襄助,此时看他神色从容不迫,裴长淮微微侧目,问道:“你一早料到我会来?”
“不曾料到,这才让我惊喜。”
裴长淮冷声道:“还有工夫插科打诨,看来都统并不怕死。”
“方才不怕,现下见着小侯爷,有些怕了。”
赵昀手指一试剑锋,本不太正经的眼神一下收得极冷静,陡然露出凛然的杀意。
裴长淮提剑,对他说道:“本侯的人马还未赶到,拖。”
赵昀微微一笑,道:“遵命。”
说罢,裴长淮率先一剑游出,直接杀向那为首的黑衣人。
裴长淮师承大梁第一剑客,剑法神妙,出剑的招式似狂风,也似凶涛,一收一敛之间,剑招与身法都极为潇洒飘逸。
黑衣人步步后退,连续防守数回合,但裴长淮出剑即是有杀心的,剑气冲星斗、啸月光,不给对方一丝喘息的时机。
至穷途末路,黑衣人被迫还击,裴长淮缠住他的剑,让他连脱身的机会都找不到。
赵昀应付其余人更是得心应手,刀光剑影之间,转眼已过数回合。
纷乱的马蹄声渐近,黑衣人意识到刺杀已经失败,再不走必定暴露,立刻沉声下令:“撤!”
他说话时故意放得很低很哑,根本听不出原本的嗓音。
裴长淮见他要逃,长剑啸着鸣玉之声,携着贯日之势,直刺向那黑衣人。
这招杀意毕现,霎时间,黑衣人眼色一红,他似是早已看穿裴长淮此招式中的破绽,一挡一挥,寒剑又从极为刁钻的角度斜出,正刺中裴长淮的腰际。
裴长淮已及时收势,不想还是给他的剑刃扫出一道浅伤。
来援的近侍赶到,正好看见这一幕,大惊道:“小侯爷!”
赵昀闻声回头,见裴长淮受伤,旋即想到这黑衣人喜在兵器上淬毒,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空茫茫间,背后冒起一层冷汗。
“裴昱!”
见那黑衣人欲要再攻,赵昀手腕赫然一翻,冲过去,猛地挑开那袭向裴长淮的霜刃。
这一招得手,杀气自剑中喷薄而出,赵昀纵剑反攻,剑尖于空中划出一道轻盈的光。
这剑的起势宛若从风之鸿羽,轻灵、飘渺,落势却最为猛烈昂扬。
黑衣人根本抵挡不了赵昀的剑势,剑刺入他肋下三寸,剧痛乍起,黑衣人大惊失色,连连后退,胸口鲜血几乎喷溅而出。
来不及再思考,黑衣人当即一剑掷向裴长淮,赵昀迅速地转剑一拦,等再回头时,那黑衣人落荒而逃,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
赵昀顾不得再追,一定心神,忙去看裴长淮。他一心都系在裴长淮的伤势上,挪开他按住伤口的手,伸手一抚,指腹间是鲜红的血液。
看来无毒。
赵昀极轻地松了一口气,缓了片刻的神,才压下浑身的冷汗。
他低低地笑道:“还好,我险些要随小侯爷殉情了。”
他正信口惹着裴长淮玩儿,蓦然间,裴长淮一下捉住赵昀的手,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他看赵昀的目光那么深切、那么放肆,不顾半点礼仪规矩。
赵昀看他脸色惨白,跟鬼一样,皱着眉问:“长淮,是还疼么?”
扼在赵昀腕间的手越收越紧,裴长淮死死盯着他,眼里有疑,有怒,还有恨。
他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到底是谁!”
剑法,各有千秋。
大梁第一剑号“清狂客”,此人剑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剑起势华丽而落势浑厚,尤其讲究四两拨千斤之妙。
裴长淮师从清狂客,旁人看不出其中门道,他看一眼就能识得出。
方才赵昀使得那招名为“云闲龙潜”,便是清狂客独创的剑法。
可赵昀这一招不像清狂客,而是像谢从隽。
此招落势是向前刺出一剑,清狂客刺剑时喜好手腕朝上,便于下一招收剑格挡;但谢从隽学来此式后,刺剑时,改成手腕朝下,他不给自己收剑的余地,要得就是一招致命、落子无悔。
谢从隽这一剑中尽是玉石俱焚的锐意,清狂客不太喜欢,骂过他好多回,可他总是不改。
当时裴长淮与谢从隽一起习剑,两人算同门师兄弟,因裴长淮更听话些,清狂客就命令他去盯着谢从隽改过。
裴长淮远远望着谢从隽在舞剑的身姿,回答道:“师父,弟子蠢笨,学什么都容易被规矩框缚住,敏郎却有求活思变之心,远胜于我。他不甘于做第二个清狂客,他会有他自己的剑法。”
师父听后一笑:“我还指望你去劝他一句,你倒好,还替他分辩起来了。”
谢从隽的天赋令他仰慕,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烙在裴长淮记忆深处。
方才赵昀刺剑时手腕朝下,身影简直与谢从隽如出一辙。
不可能这么像,样貌、神态也就罢了,剑法却绝对骗不了人。
他认识谢从隽?
抑或者,就是他么?
裴长淮知道自己问得多么无稽,可这样的猜测就像一点星火,让他心底沉寂多年的死灰得以复燃。
这火烧得他眼睛雪亮,烧得他浑身血液都在啸叫。
他攥住赵昀的手腕,手指几乎在颤抖,再问道:“你到底是谁?”
赵昀不明所以,反问道:“我还能是谁?”
裴长淮不知该如何回答,继续问道:“你的剑法从何处学来?”
赵昀道:“家传。”
裴长淮道:“你认识清狂客?”
“不认识。”他见裴长淮脸色不好,难得坦诚,随后又戏谑道,“问得这样仔细,小侯爷要不要再问问我的生辰八字,好替我测一测姻缘?”
赵昀有心打趣,可裴长淮无心在听。
他目光在赵昀面容上来回逡巡,迟疑了一阵,裴长淮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你认不认识谢从隽?”
听到这个名字,赵昀眉头拧得更深,一口火气窜到喉咙。他道:“自是听说过了。怎么,此时提起你那好哥哥来做什么?”
他语气尖酸刻薄起来,眼里也尽是冷意,自然更不像谢从隽了。
裴长淮在赵昀的注视下逐渐醒过神,心里乱得一塌糊涂。
怎么可能呢?
他亲眼见过谢从隽的尸体,如今又在妄想什么?
正值此时,一把剑鞘从侧方穿来,挡开裴长淮的手臂。
裴长淮下意识后退,与赵昀分开两边。
来者是卫风临,他回身挺剑,牢牢挡在赵昀面前。
“你做什么!”
他身上多处负伤,脸与唇皆白,却还沉声质问。
卫风临不知前情,赶到时就见侯府的人马将赵昀团团围住,自然怀疑裴长淮也与刺客有关。
裴长淮的近侍瞧见卫风临竟敢如此大不敬,怒而喝道:“你好大的胆!亏得我家小侯爷出手相救,竟如此不知好歹!”
说着两方就要拔剑相向。
裴长淮抬起右手,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赵昀也即刻令道:“行刺之事与侯爷无关,退下。”
卫风临才知是误会,抿了抿唇,抱剑向裴长淮施一歉礼:“失敬。”
他低头退至赵昀身后。
经卫风临一打断,裴长淮这会子已经彻底冷静下来。周遭众人皆在,实在不是问话的好时机。
他扫视四周,埋伏在此的刺客死了大半,还余下三个活口,已被生擒。
裴长淮命令道:“带下去,问出他们的主家是谁。”
“遵令。”
侯府卫兵揭了他们的面罩,正要押送他们回去。三名刺客彼此对视一眼,一咬后槽牙,鲜红的血丝几乎瞬间窜满两颗眼珠,脸也变得青白。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三人相继倒地,已然服毒自尽。
侯府卫兵见他们宁可自杀也不肯出卖雇主,急道:“是死士!”
裴长淮蹙起眉,过去察看他们的尸首,探过鼻息,确定是封喉之毒,没有救治的余地。
他余光一瞥,其中一名刺客的袖口处露出些雪色,一扯出来,才知是块手帕。
帕角处绣着绿柳与小燕,当是女儿家送的。或许这送手帕的女子还在等着此人回去相见,然而,她再也等不到了。
裴长淮轻轻叹了一口气,将手帕搁回那人的怀中,起身,说道:“找个地方葬了罢。”
赵昀道:“且慢。”
裴长淮回身,疑着看向赵昀。
赵昀睥睨着这一地的尸体,问道:“小侯爷,你可猜得出是谁要刺杀我?”
裴长淮道:“你最近在北营行事太过急于求成,招了不少恨。”
赵昀道:“如此说来,小侯爷也认为这是为着查营一事?”
裴长淮道:“十有八九。”
赵昀道:“这幕后元凶敢派人来刺杀我,想必还不知道我赵昀是何等样人,怎么着也要让他领教领教。”
裴长淮轻轻蹙起眉,道:“你想怎么做?”
昔日就为陈文正参他一事,就弄得陈文正险些丢官,赵昀这个人有仇必报,绝不会甘心吃个哑巴亏。
正值沉默之际,一阵微凛的风吹来,拂动着裴长淮的袍角。
裴长淮一身素雅的白,只腰间伤处血迹殷殷,洇在雪白之上,尤为刺目。
赵昀沉声道:“割下他们的头颅,挂到城楼上,再布告四方,北营大都统赵昀例行调查军营贪腐一案,遭人报复刺杀,现已将刺客就地正法,青霄白日,浩气长存。”
他眼神冷然,句句皆是不仁,只在转向裴长淮时,俊眼一弯,仿佛与生俱来的狠厉遇上这人便撑不大住了,连口吻都是柔软的。
他道:“我才疏学浅,这样写,小侯爷以为如何?”
什么青霄白日、浩气长存,说得好听,不过是要乘机立威罢了,立威于军营,立威于朝廷,也立威于百姓。
待告示一出,指不定有多少人要直呼痛快,暗暗钦佩这位新上任的都统。
他这样做无非是求名,不过想他作风一直如此,裴长淮不怎么意外。
只是赵昀这路性情,与谢从隽更加判若云泥。
如果是谢从隽,断然不会如此狠心,还想着要割下他们的头颅,挂在城楼上……
蓦然间,裴长淮回想起走马川上的惨景,浑身狠狠地一震,想——
怎么就不会呢?
裴长淮将剑铮地收回鞘中,对赵昀说道:“他们是来刺杀你的,怎么处置,随你。”
赵昀道:“多谢侯爷。”
卫兵给裴长淮牵来马匹,裴长淮上马,挽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了一眼赵昀。
赵昀对上他的视线,笑着抱拳道:“还有,小侯爷今夜救命之恩,我赵揽明铭记于心,来日必当报答。”
赵昀,赵揽明。这才是他的名字。
裴长淮目光有些茫然,什么也没说,领着卫兵离开了。
……
回到侯府时,夜已深。
裴长淮遣退所有人,独自坐到窗前。他解开衣衫,露出腰间的伤处,又取来一瓶金疮药。白色的药粉往伤处一洒,便泛起一片火辣辣的刺痛。
他一声不吭地包扎好伤口,脑海里尽是赵昀使剑的身姿,越想,心里就越浮躁。
“来人!”裴长淮喝道。
转眼间,两名近侍步入房中。
裴长淮取来一枚侯府的令牌,交给其中一人,道:“你们即刻启程去一趟淮水,找到淮州知府张宗林,请他帮忙查一查赵昀的来历。此人曾受过我父亲提携之恩,见到令牌,自会答应。”
二人领命:“是。”
与此同时,将军府中更不安宁。
赵昀遇刺一事率先惊动了京兆府,府尹大人连夜赶来将军府过问,得知赵昀并未受伤,才松了一口气,承诺即刻去调查刺客的来历。
那群人皆是死士,身份一向隐秘,赵昀没想着能在他们身上调查出什么,但见府尹如此热切“关怀”,也就随他去了。
送走京兆府尹后,赵昀来到卫风临的房中。卫福临正在帮他上药,兄弟二人见着赵昀,都起身行了礼。
“坐罢。”
赵昀看着卫风临身上多处外伤,不禁头疼道:“我不是教过你么?打不过就跑,跟那些亡命之徒拼什么狠?”
卫风临闷声道:“没想着打不过。”
赵昀忍俊不禁,“你很有自信啊。”
卫福临安静地立在一侧,沉默良久,才终于开口,“风临已经将事情告诉我了,您觉得那些刺客会是谁派来的?”
赵昀漫不经心地回答:“我一贯招人恨,谁都有可能。”
卫风临道:“除了正则侯府。”
他这话里隐隐有怨气,不像是在为正则侯府辩解,更像是在不满赵昀对裴长淮的信任。
赵昀听得出来,顺着他的话锋故意说道:“对,除了正则侯府。”
卫风临气结,不再言语。
卫福临则继续说道:“爷似乎很相信正则侯。”
赵昀道:“他没有要杀我的理由。”
“没有么?”卫福临声音一沉,“别忘了,爷是为着什么才来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