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他好似听见宋令枝一声又一声的“殿下”
临月阁乱哄哄的。
宋老夫人挨着坐在贵妃榻上,双目垂泪。
宋令枝左手烫得厉害,无半点好肉。
宋老夫人急得直掉眼泪,双目哭如泪人,唬得柳妈妈一众人吓了一跳,赶忙上前宽慰。
手背疼痛万分,十指连心,宋令枝只觉那烫伤之处还留着滚烫茶水的余温。她强撑着自榻上坐起,唇角勾起几分勉强笑意。
“祖母莫担心,不过是看着唬人罢了,倒也不怎么疼。”
宋老夫人剜她一眼,显然不信:“都伤成这样了,还说不疼?方才大夫可说了,这手再不能沾水的。”
絮叨一番,宋老夫人又想起此番的罪魁祸首。
沉香木拐拄在手中,宋老夫人沉下脸,横眉立目:“好好的热茶,怎会倒在姑娘身上?定是你们跟着的人服侍得不尽心!”
木拐在地板上发出沉重声响,宋令枝一双柳叶眉紧蹙,眼前忽的晃过沈砚的面容。
男子面无表情端坐在书案后,只垂眸睥睨下首的闹剧。
彼时她着急慌张,顾着抬袖遮脸。
恍惚之际,好似看见了角落泛着莹润光泽的一物,像是……扳指。
瞳孔骤紧,赶在宋老夫人发落秋雁和白芷前,宋令枝忙不迭道:“祖母,此事与她们不相干,是……”
一语未了,忽听院外小丫鬟的声音:“老夫人,严公子来了。”
宋老夫人忙忙止住泪:“快请进来。”
炉袅残烟,一道月白身影晃入宋令枝视野,和记忆重叠在一处。
汝窑美人瓢供着数株寒梅,屋中暖香环绕,花香袅袅。
然对上沈砚那双眼睛,宋令枝陡然失去所有声音,只觉指尖泛凉,如坠入寒泉。
早有丫鬟接过沈砚的锦匣,递到宋老夫人身前。
裹着锦匣的青缎解开,匣内红绉托着的,却是一盒活络养荣丸。
众人皆是一愣。
女子肌肤受损,最怕的就是留下疤痕,听大夫说西域的活络养荣丸虽一颗难求,却有重焕生机之效,宋老夫人当即命人寻来,不想如今会从沈砚手中得到。
宋老夫人感激不尽,连声道谢:“老身多谢严公子,只是这养荣丸到底名贵……”
沈砚不以为然:“身外之物罢了。”
他抬眼,视线轻轻自宋令枝脸上掠过,那双眼如鹰凛冽:“宋姑娘……可还安好?”
宋老夫人重重叹口气,余光瞥见跪在地瑟瑟发抖的秋雁和白芷,气不打一处。
“往日我瞧着白芷还好,为人细心谨慎,旁人想不到的,她总能想到。谁知今日……”
沈砚漫不经心转动手中的青玉扳指:“今日那茶水……”
宋令枝骤然出声:“今日那茶水,是我自己打翻的。”
白芷愕然瞪圆眼睛,双肩颤若羽翼,朝宋令枝投来诧异错愕的一眼。
她跪着上前,额头在地上发出清脆的不是:“是奴婢的不是,叫姑娘受伤……”
“是我自己不小心打翻了茶盘,与你有何有何干系?”
白芷喃喃:“……姑娘。”
宋令枝不动声色朝她摇摇头,锦衾之下,染着石榴花汁的蔻丹禁禁掐着掌心。
那青玉扳指早叫沈砚拾起,如今证据不在,仅凭她一言之词,终究难以令人信服。说不好,祖母还会疑心她是为了给白芷脱罪,才将罪名往沈砚头上扣。
纵说了,祖母也会因白芷脚滑发落她,倒不如自己应下,省得白芷受连累。
满屋寂然,青烟氤氲而起。
身着月白袍衫的男子眼眸轻抬,沈砚抬眼,视线轻飘飘掠过宋令枝双目,似乎早有所料。
那双眸子平静,依旧无半点波澜。
沈砚目光移开,眼底升起几分讥诮嘲讽,转瞬即逝。
当真是……愚笨至极。
……
大雪纷纷,银霜满地。
一众奴仆婆子拥着宋老夫人出了临月阁。
宋令枝不能起身相送,只让秋雁代自己。
雪色茫茫,倏然视野之中闯过一道天青色身影。
那人跑得极快,寒风掠过他衣袍,轻轻荡开一角。
宋老夫人皱眉,扶着柳妈妈的手道:“刚刚那人是谁,这般鲁莽。”
柳妈妈踮脚眺望:“看背影,应是姑娘身边伺候的魏子渊。”
雪珠子簇簇,落满肩头。
穿过游廊,越过影壁,魏子渊跑得极快,待奔至暖阁前,魏子渊耳根子早冻得通红,他双手揉搓,后知后觉自己将氅衣落在了账房。
屋内的秋雁闻得动静,出门瞧一眼,险些被魏子渊一身的狼狈吓一跳。
“你这是从哪来的,这么冷的天,你就这般出门了?”
魏子渊低头不语,径自越过秋雁进屋。
身上冷,他只敢站在毡帘前,遥遥望着窗下的宋令枝。
宋令枝好奇转首:“怎的回来了?”
这个时辰,魏子渊该在账房才是。
魏子渊不言,只一瞬不瞬盯着宋令枝的手背瞧。
厚厚的一层药膏抹着,触目惊心。
魏子渊眼圈泛红,眼眸低垂,一言不发。
秋雁掀帘进屋,瞧见他柱子似的杵在门口,推着人上前:“你站这作甚?”
见魏子渊望着宋令枝手背,秋雁压低声:“热茶不小心洒了……”
魏子渊皱眉:怎么洒的?
他明明记得,宋令枝今日去了书院念书。
秋雁:“姑娘不小心打翻了茶盘,当时屋里就严公子和白芷姐姐……”
魏子渊眼眸睁大:严公子怎么会在?
秋雁了然:“你还不知道罢,严公子就是姑娘的新夫子……”
话犹未了,猩猩毡帘被人挽起,白芷踱步进屋,眼周尚有未干的泪珠。
秋雁忧心忡忡,抬手帮忙拭泪,她低声:“老夫人可曾说你什么了?”
白芷笑着摇头,强颜欢笑:“老夫人为人宽厚,怎会说我什么,不过是让我尽心伺候罢了。还说姑娘这几日不便出门,让收拾书房出来,好让严公子每日……”
宋令枝瞪圆双目:“他来做什么?”
白芷轻声:“严公子说,他每日到临月阁教姑娘文章,让老夫人不必挂念,教书这事他既然已应允……姑娘、姑娘你去哪?好歹披身鹤氅再走!”
绵绵细雪洒满小路,宋令枝提裙穿过游廊,幸而沈砚并未走远。
闻得身后宋令枝的声音,沈砚疑惑转身。
院中,青绉油纸伞缓缓抬起,最先入目的,是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睛。
沈砚脸上无多余的表情,只淡然望向廊檐下的宋令枝。
少女一身藕荷色锦袄,许是方才跑得急促,宋令枝气息未稳,左手起了一圈烫泡,她着急:“等等——”
雪珠子从天而降,无声飘落在二人中间。
眼前忽的恍惚,沈砚双眉稍拢,眼前的一幕好似见过。
彼时也是满天大雪,宋令枝云堆翠髻,一手提着漆木攒盒,受伤的手背藏在身后。单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婢女撑伞站在宋令枝身侧,为她不值:“这都几时了,殿下还没议完事。主子,我们还是回去罢,您都等了一个多时辰了。这天冷,您的手还伤着……”
话音未落,眼前的槅扇木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人眉目清冷,自书房走出。
宋令枝眉眼弯弯,笑着迎上去,暗花细丝褶缎裙曳地:“殿下,这是我熬的梅花乳鸽汤……”
只可惜那人并未朝她投去一眼。
银霜笼在男子肩上,沈砚面无表情,径自从宋令枝面前越过。
他直接无视了。
……
“严……先生。”
少女焦急声音骤然在耳边落下,沈砚堪堪回神,他不动声色垂下眼睫,掩去眸底思绪。
宋令枝奔至她身前,冰肌莹彻,金镶红宝石映着无尽雪色。
宋令枝福身:“听闻先生每日欲到临月阁授课,学生不才,不敢叨扰先生,还是等学生手伤好了,再……”
“无妨。”沈砚冷声打断,他脸上仍是淡淡,“我不喜半途而废。”
宋令枝还欲多言,那抹月白衣袍已然不耐,越过自己。
乌皮六合靴踩过雪地,沈砚抬脚,穿过影壁出了月洞门。
雪色融融,模糊了沈砚颀长身影,袍衫上特有的檀香也渐渐融在冷风中。
耳边风声鹤唳,似有人前往临月阁,沈砚只依稀听得一声“贺公子”。
剑眉稍拢,沈砚只朝身后轻瞥一眼,岳栩当即了然,他渐渐放慢脚步。
……
约莫过了一炷香,岳栩方重新出现在沈砚院中。
院落白雪皑皑,偶有几株红梅摇曳,迎风而动。
沈砚坐在榭中,四面金漆藤红漆竹帘低垂。长条案几上铺着红毡,上面供着各色茶筅、茶盂。沈砚擎着一官窑五彩小盖钟,轻抿一口。
宋家果真是富商之家,待客的茶叶,都是上等名茶,便是宫中的贡茶,兴许还比不上。
岳栩垂手侍立在一旁,缓声道:“主子,那贺公子只是为宋姑娘送去了黄鱼汤,并无异样。”
沈砚手指轻顿:“只是送了鱼汤?”
岳栩点头:“是,属下亲眼所见,绝无半点虚假。”
沈砚仍盯着他,不语。
岳栩一头雾水,无奈之下,只能低头,一字一字转述宋令枝和贺鸣的谈话。
无非是宋令枝谢贺鸣多心,又惊讶黄鱼汤是贺鸣亲手所煮,而非经丫鬟之手。
“宋姑娘还说,若是黄鱼淋上金华豆豉,鱼汤定更加鲜美……”
岳栩皱眉,努力回想宋令枝方才所言。
五彩小盖钟轻搁在茶盘上,沈砚一手握着茶筅,那只手骨相极好,修长匀称。
声音轻而缓,似院中落雪。
“堂堂宋家嫡女,竟也擅锅灶之事?”
前有红煨鳗鱼的方子,今有黄鱼汤。以宋瀚远的家世,宋令枝根本不可能会沾染厨房半分。
心思恍惚之际,沈砚耳边好似又想起宋令枝一声又一声的“殿下”。
“殿下,下月宫中秋狝,可以带上我吗?”
“殿下,明日是我生辰,殿下可否到我院中用膳?”
“殿下,这是我亲手做的冬衣,边关天寒地冻,殿下应是用得上。”
……殿下、殿下、殿下。
数不清的黑影在眼前晃动,耳边宋令枝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头疼欲裂。
沈砚双眉紧皱。
“哐当”一声脆响,案几上的茶杯拂落在地。茶水洒了沈砚一身。
【第12章】杀心
银辉满地,长长案几前一片狼藉。
茶水滚烫,沾湿了大片袍衫,深浅不一。
岳栩惊慌失措上前,满脸紧张:“——主子!”
朔风凛冽,水榭立在湖中央,此时正值寒冬,白茫茫湖面上结了寒冰,侵肌入骨。
茶炉还烧着热水,汩汩白雾自壶口往上氤氲。
沈砚面色难看,他一手抚额,只觉头晕眼花,一时听见宋令枝喊自己殿下,一时又听见她喊自己先生。
“主子!”岳栩半跪着上前,手指未搭上沈砚的脉象,案几后的男子已然睁开眼。
狠戾的一双眸子漆黑如深潭,沈砚一手撑着漆木茶案,面容严峻:“去查。”
他倒要瞧瞧,宋令枝这厨艺……是从何而来的。
……
雪大如席,临月阁早早掌了灯,廊檐下一色象牙雕云鹤纹海棠式灯笼悬挂,光影昏黄,映入屋中。
先前吃了药,贺鸣送来的黄鱼汤自然暂且搁下。
晚膳时分,白芷方亲自端去厨房,重热了一遍。
那黄鱼是今早从河里捕捉来的,自是鲜美可口。
白芷莞尔,她为人和善,且又是宋令枝的贴身丫鬟,旁人自然乐意和她交谈。
白芷低声:“奴婢听厨房的人说,贺公子这手艺是为了贺夫人学的。前些日子贺夫人身子欠安,也是贺公子亲自去的茶房。”
秋雁端着漆木茶盘进屋,闻言笑道:“先前不曾见到人,奴婢还担心贺公子配不上姑娘,做不了我们府上的姑爷。如今瞧这相貌人品,却是……魏子渊,你踩我脚作甚?”
魏子渊面无表情,目光从秋雁身上移开,直视前方。
他性子向来孤僻,唯有在宋令枝的事上心。秋雁亦不和他理论,只同宋令枝说笑。
宋令枝左手不便,厨房送来的膳食越发精细。
白芷屈膝跪在脚凳上,伺候宋令枝用膳。
闻得秋雁的戏谑,宋令枝笑睨人一眼:“你若是想嫁人,明日我便禀了祖母,定给你备一份厚厚的嫁妆。”
秋雁双颊滚烫,捂着脸急道:“姑娘!”
宋令枝不理她,只垂首喝汤。她左手不便,只懒懒倚靠着青缎引枕,任由白芷伺候自己用膳。
忽而抬眸,对上魏子渊不加以掩饰的目光,宋令枝弯眼:“这般看着我作甚?”
魏子渊眼睫低垂,少顷,方在纸上写道:他是姑爷?
宋令枝连咳两三声,差点呛着,她拿巾帕轻拭:“别听他们胡说,不过是幼时的玩笑话罢了。”
两家并未交换庚帖,且宋老夫人也曾私下寻过自己,若是宋令枝不喜贺鸣,这门亲事便作罢。
魏子渊躬身退至一旁,缄默不语。
宋令枝好奇:“怎么你也关心起这种事?”
魏子渊垂眉:姑娘的声誉重要……
一语未尽,秋雁捂嘴笑出声:“你如今跟着掌柜,倒也学了一身老气横秋冥顽不灵。你刚刚踩我脚,不会是气我提了‘姑爷’二字、坏了姑娘声誉罢?”
魏子渊偏首,只垂眸盯着纸上的字。
意有所指。
满室如春日暖融。
夜渐渐深了,白芷拿了烛剪剪了灯花,移灯伺候宋令枝睡下。
青纱帐幔低垂,窗外竹影映着雪色。
早先不觉得,这会躺在金漆木雕罗汉床上,宋令枝却觉得手臂疼得厉害,似烈火灼烧滚烫。
院外风声鹤唳,宋令枝秉烛细瞧,往日如白玉莹润的手背,此时起了一圈烫泡,触目惊心。偏生大夫还交待暂且不能挑破烫泡,只能静养。
辗转反侧,半点睡意也无。无奈之下,宋令枝只得起身,轻手轻脚踱步至书案后。
跃动烛光撑起半隅的亮色。案上铺着托墨的雪浪纸,另有笔墨纸砚。
前世在王府,宋令枝为讨沈砚欢心,着实下了苦功夫。
听闻沈砚好丹青,宋令枝便寻了名师,日夜勤学苦练。她往日最是耐不住性子的人,偏偏在这上坚持许久。整整十二扇屏风皆出自宋令枝之手,其上所绘鸟雀活灵活现,小雀娇憨,两颗眼珠子圆溜如黑豆,似乎要挣脱屏风而去。又有男女老幼上百人,人人姿态不一,或喜或乐,其衣衫褶皱,细腻详尽。教宋令枝画画的先生也称赞不已,道后生可畏。
然那耗费了宋令枝整整半年有余的十二扇屏风并未当作沈砚的生辰礼送出。
那夜月影横窗,满院花香萦绕,香屑满地。
宋令枝在房中坐了多久,隔壁院子迎亲的礼炮就响了多久。
那一夜,沈砚迎了云家小姐进门。
……
手背上的烫泡隐隐作疼,思绪回笼,宋令枝强稳住心神,目光在颜料上轻轻掠过。
本想着作画分散心神,好叫自己不去想那手背上的烫泡,如今宋令枝却有了别的想法。
祖母的千秋未过,倒不如为祖母作画一幅,也好全自己的孝心。
静室幽幽,画案上的漆金粉彩开光花卉纹香炉青烟氤氲。
长夜漫漫,杳杳钟声自远方传来,已经是四更了。
帐幔松开,宋令枝沾枕入睡。
无人注意的角落,楹花窗支起,黑影跃入暖阁。
冷风拂过,画案上未完成的画作荡起一角,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
“这是……她画的?”
沈砚仍居于西苑,园中玉兰绕砌,积雪纷纷。屋中只点了一盏牛角椭圆式铜灯,光影晦暗。
沈砚一身月白宝相花纹长袍,手指修长似青竹,他垂眸,目光在宋令枝画作上轻轻一掠。
虽寥寥几笔,却是神韵尽显。
画作所画之人,应是千秋宴上的宋老夫人。满屋珠围翠绕,环佩叮当。
想来今夜匆忙,宋令枝只来得及画宴上一角。
沈砚轻哂:“母后倒是有心。”
知他好丹青,特寻了这么一人过来。雪浪纸上人物灵动,就连丫鬟衣裙上的褶皱……
陡地,眼前灰蒙一片。
沈砚一手抚额,只觉头疼得厉害,耳边恍惚,好似又想起宋令枝的声音。
“殿下,这屏风你可还喜欢?”
那屏风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沈砚只记得其上所画的女子耳坠小巧,衣裙繁复纹理细腻,和眼前这幅有异曲同工之妙。
岳栩着急:“主子!”
沈砚稳住身子:“无碍。”
青玉扳指捏在手心,勒出显目红印。
沈砚一双眸子漆黑,烛影在他眉眼跃动,他指骨轻轻点在雪浪纸上,沈砚忽而轻声:“我记得……宋瀚远的海上文书快下来了。”
岳栩毕恭毕敬:“是。”
窗外雪落无声,静悄无声耳语。
那枚青玉扳指早就自沈砚手中摘下,男子指腹轻轻在扳指上抚过。
岳栩抬眸,无意瞥见这一幕,蓦地不寒而栗。
上回他在沈砚脸上看见同样的表情,是在兵部尚书自缢的前夕。
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动作。而这回沈砚问的是……宋瀚远。
【第13章】我自是喜欢贺哥哥
连着三日起早,在临月阁听沈砚念文章,宋令枝困得睁不开眼,每每晌午至闲云阁用午膳,宋令枝总挨着祖母撒娇,试图劝说对方为自己换夫子。
今日刚踏进月洞门,忽而瞧见金槛玉窗,园中一色玻璃绣球灯高挂,衬得园中的红梅都失了好颜色。
帐舞蟠凤,珠帘绣幕。
宋令枝诧异,踩着积雪缓缓往前走,穿花度柳,越过影壁。
闲云阁细乐声喧,隔着猩猩毡帘,不时还能听见宋老夫人的笑声。
宋瀚远也在房内。
“祖母,父亲。”
福身请安,宋令枝好奇踱步至宋老夫人榻前,挨着她坐下,“可是有喜事,怎么我见园中都挂了红灯笼?”
“确实是喜事。”宋老夫人喜笑颜开,“我们家的海上文书下来了,三日后你父亲就启程。”
宋令枝大惊:“父亲不是刚回来,又要出门了?”
且这海上文书,在前世并未有这一遭。
宋令枝提心吊胆,疑心是沈砚动了手脚:“那文书可是真的,别是父亲被人骗了罢?”
宋老夫人瞪她一眼:“朝廷的文书还能作假不成?你父亲找了故人帮忙,这文书来之不易,可别瞎说。”
听闻是宋瀚远故人相助,宋令枝稍松口气。既是故人,那应是和沈砚不相干。
也是她近日杯弓蛇影,一有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
宋令枝眉眼弯弯:“是孙女的错,该打该打。只是父亲这一走,也不知多早晚才回来。”
宋瀚远抚着胡须:“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话落,又不放心宋令枝在家,连声嘱咐一番。
话说一半,又有小厮来报,说是林家陆家都派了礼来,还有两家成衣铺子的当家亲自登门。
宋瀚远抚掌大笑:“这两个老东西,定是为那鲛绡帐而来。”
鲛绡帐乃鲛丝所制,轻薄透亮,一匹难求,价值连城。而真正的鲛绡帐,只有南海才有。宋瀚远此番前去,也是为了这鲛绡帐。
宋老夫人:“你既有事,便先去了罢,我这有枝枝就成。”
宋瀚远拱手,临走前还不忘悄声和宋令枝道:“若是无事,便去你母亲院中,也陪陪她。”
又让冬海往碧玉轩跑一趟,问问姜氏有何喜欢的,他这回出门好带回来。
陪祖母用过午膳,宋令枝只身回了临月阁。
一路上听秋雁雀跃欢声:“姑娘不知道,前院可热闹了,光是那几家送来的礼,就堆了满满一院子,都求着我们老爷帮忙运鲛绡帐。”
魏子渊疑惑:老爷会答应吗?
秋雁抢着回答:“我刚听冬海说,那两家成衣铺子,老爷都应下了,每家一百匹鲛绡帐。”
魏子渊震惊:为何?
宋家名下也有成衣铺子,若是鲛绡帐不外销,定能赚盆满钵满。
魏子渊:是抬高价卖?
宋令枝笑道:“以我父亲的性子,他定做不来这种事。”
魏子渊不解其意。
宋令枝弯唇:“人心无价。”
若是这一百匹鲛绡帐能收买其他两家铺子的心,于宋瀚远而言也不算亏本。
魏子渊仍皱眉:人心叵测,若是那鲛绡帐中途出了变故,老爷一时拿不出这么多……
“别胡说。”
魏子渊还未写完,那纸忽然被宋令枝夺了去。
女子素手纤细,轻在魏子渊头上敲了下。
宋令枝挽唇笑道,“父亲还没动身,少说这不吉利的话!还不快拍三下木头,去去晦气!”
府上的炮竹响了整整三天三夜,客往迎来,香屑满地。拜别海神娘娘,宋瀚远携奴仆,浩浩荡荡扬鞭而去。
临街酒楼楹窗下,宋令枝倚在窗下,望着长街人头攒动。
白芷知晓她心事,亲端茶送上:“姑娘,老爷早登船了。您这会再看,也看不到。”
宋令枝缓慢收回目光,一颗心仍是惴惴:“只愿父亲一路平安,莫出大事才好。”
白芷温声宽慰:“老爷为人和善,定能如愿,姑娘莫忧心……”
余光无意瞥见窗外一隅光景,白芷诧异,“那不是……贺公子吗?”
书坊前,贺鸣身影颀长,天青色长袍勾勒出单薄影子,低头和掌柜低语数句,而后又将一包袱递与掌柜,换回一两银子。
白芷惊奇:“贺公子是为书坊抄书吗?”
贫困书生认字,偶尔也会靠抄书帮人写书信度日。贺鸣虽借住在宋府,吃穿用度及月钱,宋瀚远都是照着宋令枝的份例给的。
宋令枝沉下脸,只当是府中有人为难,故意昧下贺鸣的份例。
白芷皱眉:“贺公子是客人,想来管事不该如此胆大妄为。”
宋令枝前世在这吃过亏,摇头轻叹:“府中人多,若真要折磨人,多的是那种见不得人的法子,你且去细细问来,记得莫惊动贺公子才是。”
白芷福身道“是”。
书坊临街,遥遥雪珠子落下,宋令枝捧着手炉,秋香色羽毛缎斗篷金碧灼目,云堆翠髻。
书坊的掌柜喜笑颜开,知今日店里来了大主顾,忙忙迎上来,亲自为宋令枝斟了上等的名茶。又命伙计奉上书坊上好的砚台。
“姑娘瞧瞧,这可是好东西。小的敢打包票,便是京城,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了。”
砚台四四方方,下衬流水潺潺,其上所刻泉石嶙峋,又有游鱼在水中嬉戏,石上还站着两稚童,梳着总角。
掌柜侃侃而谈,又拿来一漆木锦匣,匣内红绸所裹,是一支斑竹管玉笋笔,帽口嵌了象牙。
宋令枝淡淡瞥一眼:“这是狼毫?”
掌柜满脸堆笑,忙应“是”。
宋令枝未语,白芷已上前半步:“都包起来罢。”
语毕,又悄声问掌柜,“适才来你家的书生,可是掌柜的熟人?”
掌柜笑道:“也不算熟人,只是那书生字写着一手好字,他近来又拮据,故而在我这抄书换钱罢了。”
算算时日,贺鸣来宋家不久,便在这书坊抄书了。
宋令枝和白芷相视一眼,又皆移开目光,自去看别的了。
宋令枝出手阔绰,别的不提,单是跟着的侍女,身上穿的比寻常人家的姑娘小姐还要体面,光是鬓间的海棠点翠玉簪,便可买下半间铺子。
掌柜眼尖,知宋令枝不可能无缘无故问起贺鸣,遂絮絮叨叨,将贺鸣在他这所抄的诗文都拿了出来。
“贺公子还有画在我这,姑娘可要瞧瞧。”话说一半,掌柜又一拍脑门,“瞧我这脑子,书坊这月刚进了新货,姑娘瞧瞧这颜料。”
寻常颜料,不过桃红葱绿柳黄胭脂。而掌柜双手捧着的描金洋漆锦匣,却足有上百种颜色,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转睛。更妙的是那颜料并不似寻常那般死气沉沉,落在纸上如浮光掠影,似映出红霞。
“果真好看。”
宋令枝眼前一亮,先前她还想着为祖母画祝寿图,若是有了此等颜料,定如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这颜料虽好看,然价值不菲,文人雅士见了,都望而却步。
今见宋令枝有意,掌柜恨不得当场生出三寸不烂之舌,又捧来雪浪纸,亲与宋令枝一试。
……
酒楼雅间内,楹花窗半支,岳栩垂手:“主子,这是郭府刚送来的三万两黄金。”
宋瀚远自以为找了故友帮忙,却不知那故友是照着沈砚的吩咐做事。郭家收到宋瀚远的谢礼,一刻也不敢多留,忙忙打发人送来。
沈砚脸上淡淡,只眼底多了几分讥诮。忽而瞧见对面书坊的宋令枝,沈砚缓缓抬眸。
画案前,宋令枝素手轻悬空中,笔墨挥落。下笔之处,无半点犹豫踟蹰。
宋令枝前世拜京中赵旭先生为师,运笔用色皆像极了赵旭,就比如这……
蓦地,后背寒意渐起。
宋令枝转首,猝不及防撞上一双漆黑眸子,沈砚面上淡淡,似漫不经心掠过她手下画作。
心口不安涌动,宋令枝松开笔,尚未出声,忽见沈砚信步朝她走来,脚步轻缓。
“画得不错。”沈砚声音轻轻,轻薄眼皮低垂,“你这画……是何人所教?”
声音似古钟磬石,不疾不徐。
“随便画罢了,哪有什么名师。”宋令枝胡诌,“若说老师,许是那年来我家的一位瞎眼先生,只他来无影去无踪,如今我也不知他在何方。”
那位瞎眼先生确实教过宋令枝几日画画,只宋令枝那时坐不住,学了几日就丢开。沈砚若真心去查,也只能查到一个瞎眼老头。
宋令枝自言自语。
一语未尽,蓦地,耳边落下一声笑。
那笑极轻极轻,似檐外飘雪。
后背不寒而栗,宋令枝强稳住心神,“且若不是为了贺哥哥,我才懒得画这劳什子的玩意。”
沈砚平静黑眸难得流露几分讶异。
宋令枝振振有词:“贺哥哥通文墨,我自是不能落在他其后。”
沈砚不动声色:“……你喜欢他?”
宋令枝眉眼弯弯:“自然喜欢了,若非祖母说春闱将至,不让我前去叨扰贺哥哥念书,我定是日日前去寻他的。贺哥哥长得好看,又那般有学问,祖母和父亲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人……”
余音未落,倏见白芷瞪圆眼睛,直盯宋令枝身后:“……贺、贺公子?”
书坊檐下,落雪沾了贺鸣一身。
他一手提着药包,满目震惊愣在原地,久久不曾回神。独耳尖似染上胭脂红透。
【第14章】求娶
银霜满地,雪落无声。
贺鸣并未撑伞,袍衫沾上雪珠子,深浅不一。
白芷瞧见,赶忙上前,接过贺鸣手中的药包。
背后说人被发现,宋令枝眼眸低垂:“贺……贺哥哥,你怎么来了?”
沈砚还在身后望着自己,那道目光如影随形,似要将自己看透,不知沈砚方才站了多久,是否看出自己的运笔和赵旭如出一辙。
宋令枝心下惴惴,她快步上前,努力甩开身后穷追不舍的视线,偏头去瞧白芷手上的药包:“可是姑母身上欠安?”
贺鸣堪堪回过神,他笑笑:“老毛病罢了,宋……宋妹妹不必忧心。”又转而朝沈砚拱手:“严公子。”
月白圆领袍衫衿贵,沈砚颔首,面不改色移开目光。
宋令枝不欲和沈砚多谈,只拉着贺鸣道:“贺哥哥,你来书坊……可是有何要事?”
贺鸣先前来过一趟,此番折返,不过也是为笔墨罢了。
宋令枝诧异。
依理,家中的笔墨,都会由专人采买,而后送至各院。
先前的担忧成了真,宋令枝双眉稍拢:“可是下人怠慢贺哥哥,若是如此,回去我定和……”
贺鸣连声解释:“宋妹妹误会了,管事尽心,送来的都是宝墨名砚。”只他平日习字,寻常墨砚即可,无需糟蹋那等宝墨。
宋令枝听了只笑:“贺哥哥那手字若是糟蹋,那我的又当如何?”
贺鸣一着急就脸红,忙不迭拱手作揖:“宋妹妹的字自然是好的,我只是、只是……”
话落,忽见掌柜送了笔墨来,都是贺鸣往日用惯的了。只这笔墨,却是白芷抢先付了银钱的。
贺鸣攥紧袖中单薄的钱袋子,为难:“宋妹妹……”
宋令枝弯眼:“贺哥哥,我有一事求你帮忙。祖母信佛,我想着替她抄上几卷经书,只是我那手字实在见不得人。如今想求贺哥哥帮我抄上几卷,这些笔墨贺哥哥先用着,若不够,尽管和我说。”
少女一双杏眸盈盈如秋水,映着浅淡笑意,似无边好景。
贺鸣讷讷点头:“……好。”
长街车马簇簇,天上仍似搓棉扯絮般。宋令枝自是不愿同沈砚一道回去:“我随贺哥哥一齐回去罢,这几日我身上欠安,未曾前去看望姑母……”
话犹未了,倏然见白芷疾步走来,福身朝宋令枝和贺鸣行礼,白芷面上踟蹰:“姑娘,严先生请您过去。”
宋令枝笑容淡去:“今日不是旬假吗?”
且今早宋瀚远出海远行,宋老夫人也早早说了,宋令枝今日不必去书院念书。
白芷笑得牵强:“确实是旬假不假,奴婢也同严先生这般解释。只他说、他说……”白芷低下头,声音细如蚊呐,“一日不练十日空,且、且……勤能补拙。”
七宝香车缓慢消失在视野,融在茫茫雪色中。
贺鸣负手站着,细薄雪珠落在他眼睫,随即消失殆尽。
有小厮牵来马车,请贺鸣登上,是宋令枝适才交待的。
贺鸣笑得温和:“替我谢过你家姑娘好意,只我还有事未办,暂且不回府。”
小厮领命而去。
一时间,长街只剩下三三两两的路人。
贺鸣左手提着药包,不慌不忙走着,似是漫无目的,直至拐过偏僻胡同——
眼前忽然一黑,有人从角落冲出,一身酒气恶心发臭:“娘们养的,老子终于找到你了!”
贺父将家产赔光后,一路颠沛流离,后来又听他人说妻子带了养子投奔宋家。宋家何许人也,富甲一方,金窗玉槛。
他在宋府前蹲了几日,终摸清贺鸣出府的时辰。昨夜吃醉酒睡过头,贺父本还以为自己错过,不曾想贺鸣居然还没回府。
贺父右手环着贺鸣脖颈,紧紧勒着:“如今我也不要你给我养老送终,只要你每月给我送点银钱就好。那姓宋的没亏待你罢,刚刚我可都瞧见了,你若是没钱,我便去寻那死娘们……”
眼睛忽然重重挨了一拳,贺父措手不及,连连往后退,捂着眼睛怒吼,“你敢打我!你这个不孝子,我定要去官府告你……”
又一拳。
贺父仰躺在地,只觉眼冒金星,他从未见过贺鸣这样的一面。
他提着贺父的后颈,眸光阴狠,哪里有平日的温和谦逊:“当初我去书院念书,你也是这般打我的母亲吗?”
……
已是掌灯时分,廊檐下方出现一道天青色身影。
丫鬟忙忙从贺鸣手中接过药包,替他挽起猩猩毡帘:“夫人念叨公子好久了,公子快去瞧瞧。”
贺鸣温声:“先前那药,母亲可曾吃了,肩上的伤还疼吗?”
那是贺父先前打的,贺母一直没说,前日旧伤复发,方在贺鸣前漏了陷。
屋内暖香扑鼻,伴着淡淡的药香。
贺氏仰躺在榻上,闻得贺鸣的声音,她忙起身:“是贺鸣回来了吗?”
贺鸣上前,扶母亲坐起,又命丫鬟捧来青缎引枕,小心翼翼避开贺氏肩上的伤处。
贺氏弯眼笑笑:“母亲早不疼了。”
话落,又拍拍他手背,“可是用过晚膳了?先前宋姑娘送了一碗樱桃酥,母亲知你爱吃,特地给你留着。”
贺鸣应了声“好”。
贺氏眼角笑意渐深:“宋姑娘亲和待人良善,听说我病了,白日里还让人送来燕窝人参。”
她细细端详贺鸣的面容,“你同母亲说句实话,你觉得……宋姑娘如何?”
……宋令枝。
贺鸣眼前恍惚,倏地想起白日在书坊,少女明眸皓齿,顾盼生辉。知他窘迫,抓药后所剩银钱不多,忙忙寻了个由头,让自己代抄经书,她好借口送自己笔墨。
这样一颗七窍玲珑心……
贺鸣垂首勾唇,轻笑两三声:“宋妹妹,自是极好的。”
贺氏眼前一亮:“前儿宋老夫人和我提过一嘴孙女的亲事,也问了你许多事,想来也是中意你的。你若是喜欢,母亲替你求娶如何?虽说我们家如今败落,然该有的礼数不可少,定不能亏待了人。”
【第15章】
云影横窗,点点红梅在风中摇曳晃动。
贺鸣垂首敛眸,进府前,养父那恶心作呕的嘴脸忽的闯入自己脑海。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泛着百合香,香烟缭绕。
“多谢母亲好意。”贺鸣低头,声音轻轻,“宋妹妹很好,然我……”
贺氏气得拍贺鸣手背,双眼泛着泪珠:“既然很好,你又为何不肯,可是忧心家中?你放心,宋家不是那等张狂之人,且宋老夫人又中意你,两家以前也换了信物……”
说得急,贺氏又接连咳嗽两三声,贺鸣赶忙唤小丫鬟前来,递上热茶。
“倒不是为的这个。”贺鸣声音平静,伺候母亲用茶,“只我如今不过一介举人,若宋妹妹此刻与我成亲,我怕委屈了她。”
贺氏抬眸:“那你是想……”
贺鸣:“待我考取功名,母亲再和宋老夫人提亲也不迟。”
贺氏眉开眼笑,心中悬着的一桩事终放下:“还是我儿想得周到,母亲倒不曾想到此处。也罢,待你高中,母亲再去寻老夫人。”
园中青石甬路,檐铃清脆。
书院各处掌灯,遥遥望着亮如白昼。
花梨大理石书案后,宋令枝端坐在紫檀嵌竹丝梅花式凳上,手边的黑漆描金长桌上供着银火壶,炭火滚烫,熏得人汗流浃背,宋令枝却只觉手脚冰冷。
沈砚就坐在上首,鹤氅解下,月白袍衫映着烛光,沈砚面容平静如秋水,匀称指骨握着狼毫,下笔行云流水,翩若惊鸿。
不多时,岳栩双手捧着漆盘,亲自递与宋令枝。
翻开,却是瘦金体的字帖。
宋令枝面露惊讶:“这是何人所作?”
虽忍不住,然笔锋遒劲有力,入木三分,定非等闲之辈。
宋令枝细细翻阅,半晌,不见有人回话。
疑惑抬眸,宋令枝不偏不倚对上沈砚若有所思的目光,心口倏然一怔,宋令枝后知后觉自己方才说错话。
空中浮动着似有若无的熏香,沈砚眸光轻抬。广袖拂动,沈砚声音极轻极淡:“你怎知……那不是我所写?”
寻常夫子授学,用的都是自己的字,宋令枝却直接略过这一问。
沈砚的目光仍停留在自己脸上,宋令枝讷讷张唇:“我……”
自然是前世见过沈砚的瘦金体,然这话,宋令枝却怎么也不可能道出。
一双圆溜溜的杏眸轻垂,纤长眼睫颤动,似羽翼孤独无助。宋令枝咬唇,鬓间的芙蓉玉簪晃动:“我以为先生不喜我,自是不会让我习您的字。”
园中杳无人声,满室寂然。
少顷,上首传来一声轻笑:“倒是挺有自知之明。”
宋令枝险些将手中毛笔折断。
……
宋瀚远走了一个多月,家中终收到海上来的书信,还有些许宋瀚远从海上淘来的古玩香料,奇珍异宝。
锦匣托着红绸,盖子掀开,却是一颗颗硕大如桂圆的祖母绿宝石。那宝石质地莹润细腻,澄澈空明,置在掌心,宝石映着光影,似涌动的绿绸。
宋令枝献宝似的,捧着锦匣递到祖母身前:“这宝石好看得紧,若是拿来镶嵌鞋面,定是好看的。”
宋老夫人拥着宋令枝直笑:“我一个老婆子,要好看做什么?都留给你才是正经。”
宋瀚远托人送回家的,亦有些许草药,皆是市集上难买的。
宋令枝命白芷送去贺鸣院中。
稍顿,又将人唤回:“这夜明珠,你也给贺哥哥送去。前儿我听姑母说,贺哥哥常常熬夜念书。我们家的蜡烛虽都是好的,然看久了,眼睛还是会坏的。”
宋令枝挽唇:“若是有这夜明珠,也就无妨了。”
白芷笑眼弯弯,福身退下。
宋老夫人倚在矮榻上,笑看宋令枝吩咐下人做事:“我们枝枝如今也长大了。”宋老夫人揉捏宋令枝双颊,“左一个贺哥哥右一个贺哥哥,我听柳妈妈说,你们近来相处得不错?”
“贺哥哥是客人,我自然是没有怠慢的道理。”
且她近日往贺鸣院中,亦是为了祖母的千秋。宋令枝先前只以为贺鸣精通文墨,不想对方竟也擅丹青。
宋老夫人笑睨宋令枝一眼,思及贺氏这几日明里暗里的话,宋老夫人唇角笑意渐浓。
她是中意贺鸣不假,然若是对方迂腐顽固,为人怯懦胆小,宋老夫人却是不喜的。
幸而贺鸣并非那等懦弱之辈,那日贺父在外拦人,宋老夫人也略有耳闻。
事后她寻人前去胡同,只见贺父奄奄一息,只剩半条命,半疯半癫,问什么都说不了话,只会傻笑,和疯子无异,不出几日又失足跌入古井中,人捞上来早没了气。
宋老夫人拄着沉香木拐起身:“过几日是上巳节,贺鸣来我们家后,也没好好走走,正好,你陪陪去,别整日陪我们这些老婆子。”
三月三,上巳节。曲水流觞,游春宴饮。江南多才子佳人,若是有心上人,也可在这一日折柳相送,邀其出游。
宋老夫人此举,再明显不过。
宋令枝目露诧异:“祖母……”
宋老夫人笑而不语,只抬手,唤柳妈妈上前:“那锦匣装着的可是千年老参?”
柳妈妈笑着福身:“是,这一锦匣皆是老爷带回来的珍稀药材,不光有千年人参,这血燕雪蛤也是极好的。”
宋老夫人点点头:“打发人给严先生送去,也算我们的心意,别亏待了人家。”
……
西苑幽静,积雪消融。
一众丫鬟婆子手捧掐丝掐金锦匣,自廊檐下穿过。
知沈砚不喜人叨扰,丫鬟轻手轻脚在案几上铺上铺了红毡,又小心翼翼放上锦匣。
除送来的药材外,另有宝石玉袂,金玉如意十余箱。岳栩清点后,逐一让人搬去库房。宋家出手阔绰,随便送人之物,都是价值连城。而后又将清单送至沈砚案前。
花梨大理石书案上设一方官窑三足洗,沈砚端坐其后,眉眼淡淡,似笼一层轻薄烟雾。
岳栩毕恭毕敬:“主子,宋瀚远等人已过了云州。”
宋家商队声势浩大,光是商船就有不少,船上一应吃食具备,亦有弓箭手数百名,以备不时之需。
岳栩将一薄薄纸张递上,“主子,宋家的家产除明面外,还有纸上这些。”
名扬天下的云溪茶庄,京城最有名的醉仙楼,闽州人来人往的青山酒肆……
宋瀚远为人谨慎,做事隐蔽,岳栩颇费了些功夫,方一一寻得。
沈砚视线漫不经心在纸上掠过,他身影隐在光影之外,晦暗不明。
指间的青玉扳指解下,沈砚抬首,指骨轻轻在案上敲打。
……宋令枝认得自己的字。
自那日宋令枝在书院说错话,回来后沈砚便将身边的人细查了一遍。
无人有嫌疑,唯一的可能,就是皇后曾将自己的字拿给宋令枝看过。宋令枝的丹青,也是京中名师赵旭所授。
宋家家底不薄,名下的茶庄酒肆都是埋暗桩、传达消息的好去处,也怪道皇后会如此看重宋令枝。
青玉扳指在案上发出清脆声响,窗外明月高悬,银辉轻洒落在扳指上。
沈砚身影如竹,清冷声音伴着月光:“我听说,宋瀚远爱女如命。”
岳栩低头:“是,属下还听闻,宋瀚远不忍女儿受委屈,故而想着招婿,想来府上那位贺公子,便是日后宋家的姑爷,二人还约了上巳节出游。”
青玉扳指转动,终在掌心停下。
沈砚低眸。
爱女如命。
也不知道宋令枝的命,宋瀚远肯拿多少家产来换。